m.dwkvwoq.cnzui近股市回暖,中國股市和樓市一片漲聲,似乎春天來了,困擾經濟的金融危機已經過去了。真的是這樣嗎?利好因素是顯而易見的:化帶來的經濟增長和網絡等新技術帶來的經濟增長周期遠沒有走完,這次危機實際是經濟快速發展中的深度調整、化市場秩序的建立和美國金融監管機制的重塑,把它比喻成1920年的華爾街毀滅式的股災是不恰當的。危機的肇始點由美國次級房貸殃及投行并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但是沒有整體失控,美國實體經濟受到的創傷并不大。從另一個角度看,所有國家和經濟體都卷入同一場危機既表明危機及其影響比想象中更龐大更深遠,也說明存在更早結束這場危機的可能性。
利空的因素則是:美國次級貸款的解決方案已見端倪,拯救次貸的方案通過了新一任政府和參眾兩院,這只是*步。如何實施和實施的時間表取決于衰弱的銀行資產重組(或產生新的銀行)所需要的時間,而后者又受制于新的金融監管機制的重建時間。拯救的方案給市場注入信心,時間的延遲減弱了拯救行為的效果。美國發現他們的問題很多,從深陷泥沼的中東戰爭,到倍受爭議的美元貨幣政策,再到走投無路的汽車制造業。這一切問題,遠非一個擅長花言巧語的總統可以解決。這一切問題的解決,都需要時間,這個時間不是現在。歐洲的情況越來越糟糕。冰島因看錯美元而導致整個國家破產,東歐國家和俄羅斯的失敗使他們失去了多年來經濟發展成果,英法德的失業率已經達到了的高度(我們的生意伙伴一家比利時和一家德國公司,今年全部減薪20%,不愿意就走人,其它很多企業也是如此),據說英國更差。回頭看中國及巴西、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更不堪入目。越南zui可笑,以為跟著中國學習改革開放就可以成為亞洲新一批小龍,在東盟經濟圈的建設上投入血本,造成血本無歸,成為危機來的時候zui不堪一擊的經濟實體。而中國呢?2008年前,在宏觀調控和建設和諧社會的主旋律下,深調股市,打壓房市,推新勞動法。危機到來時,開始按兵不動,現在不動不行了,只好掉轉槍口,維穩股市,搶救房市。股市應聲飄紅,房價應聲止跌,這說明房地產市場是真的好轉了嗎?我看只能說明再不救市就真完了。中國與美國不同的是,金融危機到來時,*的是大量低端的經營狀況惡劣沒有議價能力的實體經濟,哀鴻遍野的實體經濟使依靠拉動內需提振經濟增長成為空談。剩下的只有靠政府投資了,大部分項目正是兩年前極力調控壓縮的內容。如果不能保證政府投資的良性結構,形成一部分惡性通縮和一部分惡性通脹的畸型經濟格局,下一個周期調控的難度更大,甚至造成災難性的后果。醫改在千呼萬喚中出來了,好壞要抓監管、看落實。從社會保障的加強到消費信心的恢復,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總要給點時間。
危機在技術上分為兩個階段,目前普遍認為*階段已經過去了,第二階段正在進行之中。樂觀的分析家則認為危機已經見底,增長將重啟,核心證據就是重新增長的股市。只是因果關系有一點錯亂,經濟以為中國將復蘇,所以積極回應;而中國短期內受政府導向影響,能否真正復蘇取決于經濟復蘇挽救中國深陷頹勢的出口。深圳市所有服務業的銷售額直線下降,各種小店刮起倒閉風,這是近十年來沒有的事兒。深圳如此,落后地區更好不了。有專家建言拉動農村消費,不知道他說這話經過農民同意了嗎?中國經濟增長沒有到可以離開外貿出口的時候,中國是靠的剛性需求撐著,才沒有在重創中倒下。現在,中國假裝重新起跑,但知道自己跑不了多遠,他不等美國不行。
為什么格林斯潘放任經濟危機的到來?這是他的思想:經濟活動永遠是高高低低起起落落的,與其控制著不讓危機發生,不如順其自然,該來就來,來了再走,這樣效率是zui高的。我覺得格老對。不要把危機看成變態,而看成常態。不宜太悲觀,人類對增長的偏好終將使危機過去;也不宜太樂觀,把眼前危機、衰落和調整中的反彈,說成是春天到了,危機已經過去了,誤人不淺。